天天快看点丨【文脉寻踪】“内蒙古文明挖掘工作大有可为”

2023-05-31 02:35:25    来源:光明网

【文脉寻踪】“内蒙古文明挖掘工作大有可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访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张铭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为进一步探寻中华文明在内蒙古的历史脉络,5月15日至1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光明网、呼和浩特市委网信办承办的“中华文明在内蒙古”走进呼和浩特网络主题活动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活动借助媒体创新表达及一线考古专家、资深文博历史学者的专业评述,实地探寻文化古迹,深度探索文物背后承载的灿烂文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张铭心作为调研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活动。

张铭心接受记者采访

调研中,张铭心多次谈道,内蒙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各民族繁衍生息、交往交流交融的家园。农牧交错的地理环境、多样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内蒙古地区成为不同文明的汇聚地。探究内蒙古历史,有助于更加正确理解和认识几千年来中国的民族融合乃至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嬗变,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围绕内蒙古的历史、民族文化特点,张铭心谈道,我们现在的位置(呼和浩特)在河套平原东部,也就是前套这片区域。从地理上看,这里有黄河、草原、耕地,自然形态多样。多样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成为草原游牧和平原农耕的交界地,因此形成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两种文明形态的交叉共存。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就是围绕这两种文明形态展开的。

“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的文明共同体,而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的主线”,关于内蒙古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联,张铭心谈道,“中国史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交融的历史,内蒙古的历史实质上可以说就是中国大历史的一个缩影,对于它的挖掘,其实可以做的工作非常很多”。

张铭心参观内蒙古博物院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张铭心在调研中更加注重对博物馆文化的考察,地方通史展和出土文物展更是重点关注对象。张铭心认为,要想了解地方历史文化,通史展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路径;要想了解地方文明,出土文物展是最形象最具体的体现。在他看来,博物馆中的每件展品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应当被作为同等保护对象看待,不应该被分为“主角”“配角”。与此同时,他也提出,博物馆展陈形式,现在大都由专业公司来完成,专业设备、声光电以及数字化功能日新月异,已经超出传统意义博物馆的能力范畴。如果过度依赖高科技设备,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历史文物展的静态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博物馆人从中寻求度的平衡。“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这方面做得很好,无论是从建构还是展品来讲,都能带给人震撼的感觉,是非常成功的一座地方博物馆”。

内蒙古一直以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著称,该如何借势而为,讲好民族故事,以此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张铭心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内蒙古隐藏着众多历史符号、民族符号以及自然人文符号,每个符号的背后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故事与传说,这些都是可以深入发掘的。任何一段故事都需要实物为载体,那么博物馆就成了这些载体最好的集纳、展示场所。

内蒙古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图为老牛湾黄河长城“握手”处

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当文化符号深入人心之后,文旅产业也会逐步发展起来。张铭心谈道,“黄河、草原、戈壁、大青山、长城、王昭君等,都是可以作为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的文化符号来推广的,这些符号本身就极具故事性,讲好这些故事是非常吸引人的。伴随着机场、高铁、高速的修建,外省人到内蒙古旅游已经非常方便了,如何乘东风迎接大量游客进入,如何让大家有更好的文旅体验,是我们在讲好内蒙古文化故事之余,需要思考的问题”。(张航 董大正)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